南江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铿锵玫瑰永绽放为民服务勇担当记四川省 [复制链接]

1#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程晖

“赈之初心、以民为本,一枝一叶总关情”。“十三五”以来,四川省如期完成了.0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后4次受到国务院表扬,这离不开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系统每一位干部的努力。

在这条战线上有着一批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女干部,她们来自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地,常年奋战在脱贫攻坚工作第一线,克服重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轻伤不下火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有深情、对工作有热情、对群众有温情”的初心使命。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易地扶贫搬迁先进个人、公务员三等功等荣誉的背后,有着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她们是一群攻坚克难为人民的默默付出的“娘子军”。

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先行者”

她们坚持在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中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通过研究思考寻找新路径、实地调研出台新政策、协调配合解决新矛盾,实现化繁为简、有效突破,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陈红梅—以创新解难题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易地搬迁到以工代赈,我的主战场和服务对象从未变过,依旧是农村、依旧是那群可爱的农村群众。一路走来,我穿坏三双胶鞋,摔坏两部手机,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错过了儿子的青春期,可每当看到贫困群众搬进一排排敞亮新房时的那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瞬间觉得自己的工作这么有意义。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诠释以工代赈为民情怀深刻内涵,这将是我为之奋斗的动力。”

陈红梅入户玉峰镇双菇磨村搬迁户雷孝军岳母了解雷孝军搬迁入住及后续发展情况。

陈红梅,大英县发展改革局农经股股长,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7年有余。

万事开头难,年是大英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年,面对对象识别、规划选址、质量安全、项目推进、监督检查及后续脱贫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的问题,陈红梅主动作为、勇于探索,全过程、全方位思考创新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为准确摸清全县安置工作难点堵点,陈红梅带领办公室同志冒烈日酷暑、凛冽寒风,坚持走村串户,口渴了喝一口瓶装水,头晕了喝一支藿香正气液,走遍全县8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编制了搬迁工程实施细则、总体方案及操作优化方案,为大英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工作遵循。创新的“政策培训会+推进会+督查稽查+检查暗访”推进模式,有效解决了工作人员对政策不熟、建房进度缓慢、质量不过关的问题。4年披星戴月,终得硕果累累。年12月,大英县提前完成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名贫困群众搬进了新房。

郭丽—以探索铺新路

“十二载春秋,四千三百多个日夜,从外行教师到以工代赈人,再到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策划人’,7个县区易地扶贫搬迁‘一县一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绩的背后,是无暇顾及患癌父亲的愧疚,更是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使命。个安置点、3.3万户10.9万人搬迁安置贫困群众……成绩只代表过去,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郭丽在利州区龙潭乡桃源安置点了解搬迁户入住后的情况

“十三五”时期,广元市作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山高谷深,山区群众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山高摔死鸡,水急不养鱼,有马不能骑,有病难就医”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让分散居住在大山的贫困户尽快搬迁入住新房,将国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地落实的两项重任由广元市以工代赈办具体承担,广元市以工代赈事务中心项目指导科科长郭丽便是其中一员,她年纪不大,但算是以工代赈战线的”老人“了,12年来,她不畏艰辛、主动请缨,在深入学习掌握国家、省相关政策基础上,跋山涉水、深入调研,根据各县实际探索“一县一规划、一乡一特色、一户一路径”的搬迁方式,参与编制《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指导意见》,为推广“差异化搬迁规划好、规范化建设住房好、多元化产业发展好、文明化新风生活好”的广元“四化四好”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广元7县(区)顺利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个,搬迁安置贫困群众3.3万户10.9万人,占全市脱贫总人口的31.3%,较好的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年,广元市以工代赈事务中心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杨述蓉—以实践出经验

”在一次检查项目的时候,当地正在项目务工的群众拉着我的手,激动不己的说:‘这条路修通了,让我们进出都很方便,过去上街赶场只有走路,现在路通了,就不用肩挑背磨了,改变了我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修这条路我们还可以参加劳动挣钱,路通了还要发展产业,又可以在产业园挣钱了,真是感谢你们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你们都辛苦了。’看到他们这种期盼和满足,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那么的有意义,顿时充满了为群众办事的激情和信心。“

杨述蓉与项目村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务工组织及劳务报酬发放情况

现任巴中市以工代赈办综合科科长的杨述蓉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8年有余。

近年来,杨述蓉主动担当、勇于探索,指导通江县、南江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工代赈资产变股权,贫困户变股民”的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和以工代赈衔接乡村振兴试点。为顺利推进试点工作,确保早日发挥项目效益,杨述蓉不顾路途遥远,白天深入项目现场,同乡镇、村、施工单位、务工群众积极交流,晚上与同事研究解决困难问题、集智创新工作做法,探索出的“1+4”(“1”即1条农村基础设施自建自管建设模式,“4”即“项目建设+劳务报酬+土地流转”的扶贫增收模式、“集中培训+以工代训+岗前实训”的培训扶智模式、“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入股分红中长期受益模式、“资产管护+产业发展+企业安置”三结合的就业安置模式)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发展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担当有为,她们是攻坚克难的“铁娘子”

她们始终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冒严寒酷暑、战风霜雨雪,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为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琴—以奋发促有为

”以工代赈拖起了山高路远的乡村田野间最底层的希望,一双双温热的双手,一句句‘王大孃,感谢你’,一张张纯朴的笑脸,让我更加坚定我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将继续走好以工代赈这条惠民、爱民、暖民之路,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王琴在龙山镇以工代赈项目现场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古蔺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琴,给人以乐观自信、雷厉风行、泼辣干练的印象,70后的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是让人敬畏的“女汉子”。她初心如磐,立足古蔺县发展大局,积极谋划、创新以工代赈试点模式,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确保项目充分发挥效益,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她将办公地点搬到项目现场,白天走访调研,晚上研究会商,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严把政策关、质量关、效益关,极大的发挥了项目效益。组织编撰的以工代赈村民自建百问百答和村民自建工作流程,为全省推广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提供了经验。年7月,她年近八旬的母亲病危住院,恰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她白天忙工作,医院陪护母亲。7月16日,尽管发现母亲状态与往日不同,她含泪对母亲说完“妈,您一定等我回来哈”,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之中,这一走却成为永远的遗憾。在同事心目中,她是屹立不倒的“主心骨”,在群众心目中,她是温暖亲切的“王大孃”,在家人生活里,她却是经常缺席的“缺位人”。

杜春梅—以坚韧破风浪

”在从事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十年间,从最开始百姓的抵触、不被信任,到后来老百姓开心的笑容、赞许的目光,这一切一切的变化让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杜春梅跟搬迁户交心谈话

“我只是一颗螺丝钉”,巴中市巴州区发展改革局以工代赈办干部杜春梅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她已经在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战线上坚持了10年。“十三五”期间,巴州区需完成户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区发展改革局具体承担此项工作,作为其中一员,她熬更守夜,“五加二”“白加黑”,深入各乡镇搬迁安置点实地走访、摸排问题,研究提出了“进度日报、每周通报”“集中安置点倒排工期”“区级领导挂联、派驻项目专员、现场示范督战、分类跟踪指导”的推进机制,推动巴州区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工作中,她坚持从小事做起,紧盯档案规范化管理,率先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档案目录清单,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代安萍—以勇气促前行

”还特别清晰地记得,年5月12日早晨,在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山脚下,首批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着行李背着包,从四面八方赶来,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一天他们搬家了,住进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房,这一天,也是我高兴的日子。“

代安萍帮助贫困户移风易俗

代安萍,中共党员,53岁,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10年,现任昭觉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

凉山州昭觉县是四川省搬迁群众规模最多的县,她始终牢记嘱托,以巨大的勇气、超常的意志、务实的作风,始终冲在前、干在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每天坚守在安置区项目地,紧盯住房质量安全关。在前往三岔河乡三河村推进项目进度途中遭遇车祸,造成右手右肱骨下段螺旋形骨折、右栳神经损伤缝了三十多针,时值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术后的她还未康复就义无反顾地重返工作岗位。年4月30日,昭觉县顺利完成了包括“悬崖村”(昭觉县阿土列尔村)在内的户名群众的搬迁任务,在分配新建住房现场会上,看到从她手中接过新房钥匙的群众脸上洋溢的笑脸,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秉承初心,她们是心系群众的“贴心人”

她们坚持将生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初心和使命,做群众关心、群众满意的事,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解群众所难,切实把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这两项惠民政策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孔庆琼—以真情暖人心

”9年,行程5万公里,从晨曦到黄昏,从河谷到山顶,从泥泞到冰雪,足迹遍布雪域高原,这是我以工代赈路上的‘新长征’。一路走来,累过苦过,哭过笑过,当看到易地搬迁群众舒展的笑靥,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乡村振兴路上,以工代赈仍是任重道远,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孔庆琼在德格县柯洛洞乡郎达村调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

孔庆琼,中共党员,50岁,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9年,现任甘孜州乡村振兴局以工代赈科科长。

“哪里有需要帮助的搬迁群众,哪里就有孔庆琼的影子”,这是甘孜州以工代赈系统流传的一句话。甘孜州地广人稀,山高路远,她克服高原反应,多次到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较重的石渠、德格等县调研督导。9年来,她走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户,行程5万多公里,足迹遍及18个县(市)。面对开始群众对搬迁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怎么搬、搬后怎么办等问题,她走村入户,与搬迁群众促膝长谈宣讲政策,与扶贫干部面对面交流研究制定方案。

得知德格县马尼干戈镇措巴村村民欧珠降措、石渠县德荣玛乡龙仁村村民四郎泽仁搬迁前后遇到的困难。她多方协调,及时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顺利搬迁、实现就业。九年扶贫路,殷殷赤子心,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

邢莉琼—以赤诚赴使命

”年的一个偶然,我从事了以工代赈工作,整整10年,有过苦有过累有过痛,流过汗流过泪流过血,但当看到易地搬迁群众生活的彻底改变,看到以工代赈项目区群众变得更加勤奋、感恩,看到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意义非凡。从办公室工作走进了乡村、走进了泥泞、走进了酷暑与严寒,但也真正走进了乡亲们的心里,每当我加班至深夜、疲惫不堪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乡亲们那些质朴的笑脸,总会想起那个抑郁症的群众搬迁后变得开朗奋进的故事,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刑莉琼现场指导项目村群众施工,提醒施工人员戴安全帽

邢莉琼,中共党员,44岁,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10年,现任苍溪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作为一名拥有20余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爱岗敬业,是基层群众的“贴心人”。在工作中,她主动作为、积极思考,严把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的质量关和价格关,面对建筑材料价格疯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缓慢、赈济作用难以发挥这一困境,她不辞辛苦,顶着烈日,多次前往南充、广元等周边地区,寻找质优价低的原材料,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让务工群众获得最大收益,“赈”的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下基层调研途中,她乘坐的车辆失控发生车祸,头部被撞出7-8厘米的伤口,医生担心颅内出血、伤口感染,要求立即住院治疗。为了顺利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经再三思考,医院缝合包扎后,便带伤投入了工作中。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工代赈更是助力器、强心针,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的情怀,在困境中逆行,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换来乡亲们的岁月静好。“邢莉琼仍对未来充满憧憬。

付建英—以行动践初心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每每想到这几个字,自己都充满干事激情。自己将带着这份干事激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付建英检查市中区易地扶贫后续扶持工作2

付建英,44岁,农工民主党党员,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6年,现任内江市发展改革委粮产科科长。

“十三五”期间,作为具体承担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的她,深知责任重大。她坚持走村入户宣传政策,研究制定搬迁规划,足迹遍及全市5个县(市、区)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村。在推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调研时,不慎摔断了6根肋骨,伤情还未完全康复,熟悉业务的她强忍伤痛投入工作,领导和同事们担心地劝她回家休息,她却回答“我的伤是小事,贫困群众住进好房子才是大事。”年,内江市顺利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户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如期住上新房,年,内江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市”,东兴区、隆昌市获评“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县(市、区)”。

李正艳—以坚守助群众

”在从事以工代赈工作的12年间,自己始终坚持把以工代赈政策抓在手上,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项目落实到行动上,每次到项目区看到群众的笑脸,听到群众的赞扬,都倍感欣慰。“

李正艳与以工代赈项目区脱贫户进行交流

李正艳,中共党员,44岁,从事以工代赈工作12年,现任雅安市名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她用12年的青春岁月、勤恳工作、默默付出,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以工代赈工作者。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面对工作的新要求、新路径,她积极谋划、认真研究,及时出台《雅安市名山区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考核细则的通知》等12项制度性、规范性文件,统筹争取全区万元用于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名当地群众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万元,为全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提供了示范经验。年12月,名山区就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全国以工代赈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

在第个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全省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妇女干部代表座谈会,大家一起回顾脱贫攻坚战斗岁月,为有幸参与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深感自豪。她们表示将凭着对这份事业的挚爱,继续弘扬爱民、吃苦、斗争精神,继续奋战在易地扶贫搬迁和以工代赈工作最前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笃力奋楫、再展巾帼风采,再创以工代赈新辉煌,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